[理一理]长江存储建设&产能
除了自有厂房外,长江存储也控制着武汉新芯,所以在查询其历史建设时两家公司均需要调查。
武汉新芯 | XMC
自长江存储成立之后, 武汉新芯便称为其子公司并成为长江存储的技术支撑和来源。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 位于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高新四路18号, 其可查建设历史如下。
-2006年9月, 审批一期建设, 生产能力为18万片/A, 以90nm工艺生产存储类芯片。
-2010年2月, 一期建设竣工。
-2011年, 一期建设扩产申报, 投资为35亿美金, 新增12”晶圆处理能力3万片/M, 约36万片/A, 工艺制程为45nm, 该项目并未进行建设。
-2012年, 调整一期建设扩产建设内容, 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豪威科技有限公司和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拟在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共同增资组建新的合资公司, 合资公司将保留原用名—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并对对发展规划进行了一定调整, 决定调整原“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扩产项目”, 将原计划投资35亿美元, 生产3万片/月的12英寸45nm为主的CMOS芯片调整为投资6.35亿美元, 生产6万片/月的12英寸65nm的BSI芯片(背照式影像传感芯片)。
-2016年, 一期建设扩产调整完成验收
-2017年12月, 二期建设开始筹备, 拟投资1303150万元, 搭建产能为11.5万片/月的12英寸产品生产线, 包含10万片三维集成特种工艺, 1万片Nor Flash, 0.5万片逻辑产品。
-2018年5月, 二期建设申报。
-2022年6月, 二期建设竣工验收, 实际投资332475万元。
根据公开信息可大致判断:
-该工厂制程能力在40nm~90nm之间, 产品以65nm~90nm为主。
-Phs 1 和 扩产项目产能大致为 CMOS 90 nm芯片 18万/A、65 nm BSI芯片72万片/A。
-Phs 2 虽然已经验收, 但是其产品结构和投片不明。
Phs 2宣称投资额为130亿元左右, 而二期验收投资时投资额为33亿, 中间相差较大, 同时Phs 2 2018年环评显示其产能为11.5万片/M, 而2017年12月备案显示月产能为4.2万片(0.7万片存储器、2.8万片数模混合产品、0.7万片三维集成芯片)。在交叉对比下, 无论是从投资额和产能规划都存在一定的矛盾, 处于谨慎原则考虑, 目前作者认为武汉新芯二期或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而其实际验收产能应为50.4万片/A。
长江存储 | YMTC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 其厂房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科技城, 成立之后将武汉新芯置于其麾下, 该公司目前可查建设历史如下所示。
-2016年11月, 申报《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 拟生产年产120万片的12” 3D NAND存储芯片。
-2020年3月, 《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一阶段验收, 验收产能为20K/M(合计240 K/A),同时30K/M产能处于在建状态(360K/A)。
-2020年12月, 因产品技术突破致使产品结构改变, 申报《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重新报批》, 拟将暂未建设的60万片产能结构进行改变, 从V-NAND2转为 V-NAND3和V-NAND4, 产能分别年为48万片和12万片。。
-2021年11月, 《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重新报批》竣工验收。
从已有线索来看, 长江存储本厂已完成120万片/年的产能建设,而其实际产品与申报产品相比已有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