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Global-PNG请登录免费注册
分享
收藏

环氧胶粘剂使用方法:从基础操作到专业应用的完整指南

Global PNG2025-08-27 15:14:48
0   收藏35 阅读
本文系统解析环氧胶粘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涵盖表面处理、混合配比、固化控制等关键步骤,结合金属、塑料、陶瓷等不同材质的应用案例,提供可操作的专业指南,助力用户实现高效、耐久的粘接效果。

本文系统解析环氧胶粘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涵盖表面处理、混合配比、固化控制等关键步骤,结合金属、塑料、陶瓷等不同材质的应用案例,提供可操作的专业指南,助力用户实现高效、耐久的粘接效果。


一、环氧胶粘剂基础认知


环氧胶粘剂由环氧树脂(A组分)和固化剂(B组分)组成,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三维网状结构实现粘接。其核心特性包括:


高强度:剪切强度可达30-50MPa(钢-钢粘接);


耐环境性:耐高温(150-200℃)、耐化学腐蚀(酸、碱、溶剂);


适用性广:可粘接金属、塑料、陶瓷、玻璃、木材等多种材质。


二、标准化使用流程


步骤1:表面预处理


表面清洁度直接影响粘接强度,需完成以下操作:


机械处理:用砂纸(120-240目)或钢丝刷去除氧化层、锈迹,金属表面粗糙度需达到Ra 3.2-6.3μm;


化学清洗:用异丙醇(IPA)或丙酮擦拭表面,去除油污、灰尘;


活化处理(可选):对惰性材料(如聚乙烯)进行等离子处理或涂布底涂剂。


步骤2:胶液配比与混合


配比控制:严格按体积或重量比(通常1:1或2:1)混合A/B组分,误差需控制在±5%以内;


混合技巧:


使用干净塑料/玻璃容器,避免金属工具引发催化反应;


顺时针搅拌3-5分钟,确保无条纹或未混合区域;


低温环境(<15℃)需延长混合时间至8-10分钟。


步骤3:涂胶与装配


涂胶方式:


薄层粘接(<0.2mm):用刷子或刮刀均匀涂布;


结构粘接(>0.5mm):采用“湿法装配”或注射枪点胶;


装配时间:混合后需在适用期(Pot Life)内完成装配(常温下通常30-60分钟)。


注意事项:


金属粘接需加压0.1-0.3MPa,塑料粘接避免过度应力;


低温环境(<10℃)建议采用水浴加热(35-40℃)加速固化。


三、不同材质的应用案例


案例1:金属结构粘接(钢-铝)


表面处理:喷砂(Ra 6.3μm)+ 丙酮清洗;


涂胶:双组分环氧胶(配比2:1),涂布厚度0.15mm;


固化:80℃/2小时,冷却后剪切强度达45MPa。


案例2:塑料修复(ABS水箱)


表面处理:丙酮脱脂+ 砂纸打磨(240目);


涂胶:快固型环氧胶(适用期15分钟),点胶后装配;


固化:室温24小时,修复处耐压达0.6MPa。


案例3:电子元件封装(陶瓷-PCB)


表面处理:等离子清洗+ 底涂剂(环氧兼容型);


涂胶:低收缩率环氧胶,真空脱泡10分钟;


固化:阶梯升温(60℃/1h → 100℃/2h),电气绝缘性>10¹⁴Ω·cm。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Q1:固化后仍有粘手感?


原因:固化温度/时间不足,或配比错误;


解决方案:补加高温固化(80℃/2小时),下次严格称重配比。


Q2:粘接界面出现气泡?


原因:混合过程引入空气,或基材潮湿;


解决方案:真空脱泡(0.09MPa,5分钟),基材预烘(60℃/1小时)。


Q3:如何清理未固化的环氧胶?


工具:丙酮或专用清洗剂;


限制:固化后需机械打磨或高温分解(>250℃)。


五、行业应用趋势


低温快固型:开发-20℃可固化环氧胶,满足北极科考设备需求;


导电环氧胶:银填充型(体积电阻率<10⁻⁴Ω·cm),用于芯片封装;


生物兼容型:通过ISO 10993认证,用于医疗器械粘接。


结语


环氧胶粘剂的使用需严格遵循“表面处理-精准配比-固化控制”三步法则,结合不同材质特性调整工艺参数。随着改性技术的发展(如纳米填料、光热双固化),其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至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端领域。


普恩志工业品采购平台为全球布局持续拓展中,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互联,降本增效拓展海外市场成工业品产业新共识,为中国大陆品牌出海“降门槛”提供全球化的托管服务,是一个一站式采购平台,在中国大陆乃至东南亚市场逐步推广。

热门推荐
专属顾问 1对1服务

联系电话
13681074969

扫码联系微信
足迹
购物车
快速下单
发布询盘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