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Global-PNG请登录免费注册
分享
收藏

半导体耐化学腐蚀胶粘剂常见型号有哪些?全面解析与应用指南

Global PNG2025-08-15 10:23:36
0   收藏4 阅读
本文系统梳理半导体耐化学腐蚀胶粘剂的常见型号、技术特性及应用场景,重点解析环氧树脂、硅树脂等主流材料的技术优势,结合国产化进程与环保要求,为电子制造领域提供材料选型参考。

本文系统梳理半导体耐化学腐蚀胶粘剂的常见型号、技术特性及应用场景,重点解析环氧树脂、硅树脂等主流材料的技术优势,结合国产化进程与环保要求,为电子制造领域提供材料选型参考。


关键词:半导体封装、耐化学腐蚀胶、环氧树脂、硅树脂、国产化替代


一、半导体耐化学腐蚀胶粘剂的核心价值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化学腐蚀环境(如酸、碱、有机溶剂)对器件可靠性构成重大挑战。耐化学腐蚀胶粘剂通过分子结构稳定性和界面钝化效应,实现:


长效防护:抵抗强酸/强碱侵蚀,保护芯片金属层与基板;


多场景适配:兼容晶圆切割、芯片封装、电路板粘接等工艺;


性能平衡:在电绝缘性、热膨胀系数与粘接强度间达到最优解。


二、主流耐化学腐蚀胶粘剂型号及技术特性


1. 环氧树脂(EP系列)


代表型号:EP921、EP930


技术特性:


机械强度>50MPa,耐热性>180℃;


填充氧化铝/氮化硼提升耐化学性;


流动性优异,适配自动化点胶工艺。


应用场景:芯片级封装、传感器灌封。


2. 硅树脂(SR系列)


代表型号:SR5830、SR545


技术特性:


耐候性通过双85测试(85℃/85%RH);


气体渗透率<0.1cm³/m²·24h;


绝缘电阻>1×10¹⁴Ω·cm。


应用场景:汽车电子传感器、射频器件封装。


3. 聚氨酯(PU系列)


代表型号:PU515、PU823


技术特性:


抗冲击强度>10kJ/m²;


耐盐雾测试>1000小时;


热膨胀系数与硅匹配(3.5ppm/℃)。


应用场景:功率模块边框粘接、柔性电路板固定。


4. 丙烯酸树脂(AP系列)


代表型号:AP230、AP238


技术特性:


固化时间<30秒(UV+热双重固化);


介电常数<3.5@1MHz;


VOC含量<50ppm。


应用场景:消费电子快速组装、低温固化工艺。


5. 聚酰亚胺树脂(PI系列)


代表型号:PI2555、PI2607


技术特性:


耐高温>300℃(短期);


抗腐蚀介质:王水、丙酮、氢氧化钠;


粘接强度>40MPa(铝-硅界面)。


应用场景:航天级FPGA封装、高温传感器。


三、市场趋势与国产化机遇


1. 市场规模


全球:2025年半导体封装用胶市场规模预计达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7.8%;


中国:国产化率从2020年不足10%提升至2025年35%,高端环氧胶仍依赖进口。


2. 技术方向


材料创新:低应力环氧胶(CTE<10ppm/℃)、生物基耐蚀树脂;


工艺升级:激光直接成像(LDI)胶层控制、在线缺陷检测。


3. 国产化挑战


技术差距:高端硅树脂气体渗透率未达标,聚酰亚胺树脂纯度不足;


认证壁垒:汽车电子级材料需通过AEC-Q101认证(周期>24个月)。


四、选型建议与未来展望


消费类电子:优先选用AP系列丙烯酸胶,平衡成本与效率;


新能源汽车:PU系列聚氨酯胶适配电池模组抗振动需求;


长期趋势:智能响应型耐蚀胶(pH敏感自修复)、碳基复合材料。


结语:半导体耐化学腐蚀胶粘剂作为封装工艺的关键材料,其技术演进深刻反映行业对可靠性与成本控制的双重需求。随着国产化进程加速和环保法规趋严,材料创新与工艺升级将持续推动电子制造向更高维度发展。


热门推荐
专属顾问 1对1服务

联系电话
13681074969

扫码联系微信
足迹
购物车
快速下单
发布询盘
在线客服